第1882章 常委会的意见(下)

旖旎小哥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志向小说网 www.zhixiangxian.com,最快更新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!

    厉元朗的这段发言,看似谦和,实则大有壮士断腕的决心。

    还搬出郭启安大力支持的立场,使得在场众人,尤其对此事持有不同意见的人,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厉元朗作为二把手,又主掌省政府。上任以来,雷厉风行的处事作风,加之他的名声,不少人都对这位年满五十岁的省长,噤若寒蝉,心生忌惮。

    而这种时候,郭启安的态度,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了。

    见别人都不说话,郭启安知道,该是他亮明态度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慢吞吞的喝了一口茶水,郭启安抑扬顿挫的说:“同志们建言献策、各抒己见,这很好嘛。”

    “关于林教授这项新发明,一开始,我也和同志们反应差不多,觉得匪夷所思,难以置信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身边的石头,除了用于建筑领域,还能提取能源物质,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。”

    “自从我看过他们提取过程的视频资料,又请教专家学者,还与能源部门的领导深入交流,确认这项发明技术是真实存在的。而且,一旦付诸实施,有可能是本世纪最大发明,将颠覆人类对能源结构的以往认知。”

    “同志们,任何一项新发明,都有它的成长期和适应期。并且,从发明转化为使用阶段,将是一个漫长过程。”

    “据能源部门领导介绍,目前这项技术,还处在印证阶段。林教授在西原省做过几次大型试验,成功率仅仅只有四成。”

    “可能大家觉得,成功率太低,都对这项发明是否有效,产生疑问。在这里,我要解释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西原省地处西北,风沙大,岩石风化率极高,提取的物质结构不纯,是导致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。”

    “相比较西原省,我省情况要好很多。我省山高林密,植被绿化率高。岩石坚硬,具备林教授他们团队的基本标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如果林教授在我省做实验,相信一定比西原省效果好很多。”

    “目前这项技术,还不被大家重视,其他省份也处在观望阶段。正如元朗同志阐述,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需要勇气,需要魄力。别人不敢做的事,我们做了,我们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气概。即使失败了,也无所谓。”

    “一百次失败,哪怕换回一次成功,也值了。何况,这样的成功,将载入人类发展史册,将提升人类文明走向更高阶梯。对于我们洛迁省,对于全省四千八百万人民,都将是人生的崭新起点。”

    不得不说,郭启安的这番话,还是很有影响力的。

    众人听出郭启安支持态度,那些不同想法的人,也都默不做声。

    省委副书记刘信安干脆提议,大家以鼓掌方式通过。

    在刘信安的带动下,一片掌声随之响起。

    掌声表明全体常委的态度,更是厉元朗在洛迁省获得首胜的信号。

    第二个议题,是研究文光县燃气爆炸事故的处理意见。

    省调查组负责人,汇报了调查结果。

    基本以围绕文光县燃气公司违规操作为主线,并提到涉事的相关部门和主要负责人。

    省委常委会一致同意,所有涉案人员,无论官员还是工人,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,该撤职的撤职,该查办的查办。

    还出台给予死伤者的赔偿意见。

    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。

    散会后,吴超林走出会议室,忽听身后有人叫他。

    回身一看,宣传部长章克快步走来。

    二人肩并肩,一起走向门口。

    章克说道:“厉省长态度鲜明,又有郭书记强有力的支持,通过也就水到渠成了。只是这项计划实施起来,还是很有难度的。”

    吴超林冷笑一声,“厉省长新官上任,第一把火以此为契机,给自己树碑立传。”

    “就连郭书记都说,这件事成功与否,洛迁省都将载入史册。树留影,人留名,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谁不想千古流芳。”

    章克听出吴超林酸溜溜的意味,并没有接茬往下说。

    而是就林溪怀古怪性格,再次表达他的担心。

    吴超林笑着摇了摇头,“老章,你是替古人担忧。厉省长雄心壮志,意气勃发,哪有他办不成的事。”

    说完,大踏步走出门口,躬身钻入车子,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郭启安已经和能源部以及领导打过招呼,对方持开放态度,乐见其成。

    接下来,厉元朗和王若勋研究接触林溪怀的策略。

    王若勋提出,可以让洛迁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先与林溪怀方取得联系,投石问路。

    厉元朗同意,并把这件事交给王若勋全权负责。

    趁着陈先进来汇报工作之机,厉元朗问他:“罗远利那边的事情,进展怎样了?”

    厉元朗没有忘记罗远利,对他遇到的困难熟记于心。

    早就安排陈先跟进,督促文光县尽快解决。

    其实罗远利的要求不高,就是想将企业迁到文光县工业园区,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。

    对这种以残障人士为主小型民营企业,厉元朗十分挂念。

    会想尽一切办法,能帮就帮。

    残疾人士属于弱势群体,受自身残疾影响,很难获得一份工作机会。

    有了工作才有收入,有收入才能生存。

    他们不仅需要同情心,更需要让他们你活下去的支持。

    目前来说,政府出台过不少针对残疾人的好措施、好政策。

    然而事实却是,这些政策措施传达到下边,全都走了样。

    各级部门层层加码,层层修改,到最后变成四不像。

    陈先告诉厉元朗,他已联系文光县长邵启亮,要求他们尽快办理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你要持续跟进,现在下面的干部越来越不像话,当面一套,背后一套,特别是对罗远利这样没背景、没实力的小企业,吃拿卡要,无所不及。”

    “是,我这就联系罗佳。”

    真是说曹操,曹操就到。

    陈先回到自己办公桌前,掏出手机正在翻找罗佳的号码,罗佳却主动打进来。

    “陈处长,我是罗佳。”

    “你好,罗副厂长。”陈先的办公室还有别人,这样称呼罗佳显得正式。

    “陈处长,我……”

    听罗佳欲言又止,陈先预感到她准是遇到难处,于是安慰道:“你别着急,有话慢慢说。”

    “我、我爸爸被气病了,住进医院……”

    有这事!

    陈先惊得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按照厉元朗的指示,邵启亮倒是从工业园区里,批给罗远利一块地。

    那里原来是个机械加工厂,厂房和办公楼都是现成的。

    这就给罗远利省去一大笔资金。

    只是,罗远利希望在厂子里修建职工宿舍的意愿,却被园区管委会无情驳回。

    理由是,批复的是工业用地,修建职工宿舍需要重新申请。

    而且,按照管委会的规章制度,这块用地距离厂区比较远,步行需要二十分钟。

    二十分钟,对于普通人来讲不算什么,可这些残疾人却是一大难题。

    为这,厂子还要准备一辆通勤车,因为厂里工人大多不在县城居住,都是文光县下面农村或者邻县的人。

    另外,即使批复兴建职工宿舍,但是按标准要求,盖房装修这笔钱,同样不是小数目。

    以多利华现有财力,根本拿不出这笔资金。

    除了贷款,别无他法。

    罗远利深深感觉到,园区管委会摆明是故意刁难,人为设置障碍。

    于是去找邵启亮帮忙解决,可罗远利先后去了三趟县政府,根本见不到邵启亮本人,打电话也没人接。

    没办法,他只好提着礼品登门拜访园区李主任。

    李主任避而不见,还是罗远利把他堵在家门口,终于有了见面机会。

    由于罗远利是个聋哑人,只能靠女儿罗佳和李主任交谈。

    可是,李主任接下来的表现,却把罗远利气得火冒三丈,犯了心脏病。